夏天潮濕炎熱,各種蟲類蠢蠢欲動!有一些不請自來的小訪客,不但佔據你的生活空間,甚至還會危害你的健康,快來認識一下這些恐怖「室友」!
蛋蛋的攻擊 – 荔枝椿象
晾衣物或戴安全帽時請當心!看看有沒有一顆顆淺色、圓形的顆粒附著其上,這些就是荔枝椿象的卵。
荔枝椿象俗稱臭屁蟲,本身沒有攻擊性,蟲卵也不具毒性,但牠受到驚擾時會噴出具腐蝕性的臭液自衛,若沾到皮膚或眼睛,會造成傷口潰爛,千萬不要徒手招惹牠。
圖片來源:農委會
之前江蕙的臉書也曾分享拍到的荔枝椿象,一顆顆的蟲卵垂掛在紗窗上
圖片來源:FB:@divajody
小心牠的臭液,請遠觀不要褻玩焉
圖片來源:FB:@divajody
很神奇,荔枝椿象每次可產 14 顆卵
圖片來源:FB:@divajody
這些蟲卵的生命力很強,目前最有效的方式,是使用化學農藥來進行防治,因此使用一般的殺蟲劑對牠們沒有作用,建議將卵放於塑膠袋內 ( 因敲擊時會爆蛋 XD ),再用硬物,如鐵鎚、石塊等敲破。
驚嚇指數:😲😲😲😲😲
鳥身上的吸血蟲 – 禽蟎
住家附近如果有鴿子、麻雀築巢或是駐足,要小心禽蟎登堂入室!
圖片來源:台灣皮膚科醫學會
禽蟎是鳥類身上常見的寄生蟲,牠們會經由門窗縫隙、冷氣機與牆面間的空隙,或是空調的通氣孔等管道侵入室內,然後停留在棉質或是布料的傢俱、床單上,再趁你熟睡時瘋狂叮咬。
醫生提醒,有別於跳蚤叮咬,如果成群紅疹集中在腋窩、脖子、肩膀、胸口、上肢等處,罪魁禍首就有可能是禽蟎。
圖片來源:台灣皮膚科醫學會
圖片來源:台灣皮膚科醫學會
預防方法就是徹底清潔居家環境,像是用吸塵器清潔布沙發、清除建築物周遭的鳥巢、封閉禽蟎可能入侵屋內的縫隙以及不要在鳥類出沒的周圍晾曬衣物。
驚嚇指數:😲😲😲😲
移動的灰塵 – 衣蛾
你可能曾經在家中廁所或天花板的角落發現過它,一塊紡錘狀的水泥屑,黏在牆壁上要掉不掉的,其實隱身其內的是一種叫衣蛾的蟲。
圖片來源:Wikimedia
一隻衣蛾幼蟲正從其筒狀巢的頂部爬出,據說雌蟲 1 次能產下 50-200 顆的卵XD
圖片來源:Wikimedia
衣蛾幼蟲長期躲在筒巢內,牠們喜歡躲在潮濕陰暗的環境,以皮屑、毛髮、舊蜘蛛網等為食。有的時候會在牆角的頭髮堆裡找到牠們。
基本上衣蛾對我們的危害不大,如果真的想眼不見為淨,基本作法還是保持室內通風、乾燥,然後整理環境時將衣蛾的筒巢連同蟲體一起清除。
驚嚇指數:😲😲😲
浴廁裡的無聲室友 – 蛾蚋
這個「室友」也常會在浴廁裡看見,被驚擾時會作勢飛動一下,然後又立馬停下來,有種揮之不去的阿雜!
圖片來源:Wikimedia
牠的名字是「蛾蚋」,大多是從化糞池、污水池或浴廁、排水溝、水槽下湧出,蛾蚋成蟲大多就近停在浴室牆壁、洗手台、毛巾、馬桶蓋,甚至是你的牙刷上(噁)。
蛾蚋因為活動力不高,傳播疾病的機率也較低。定期清掃浴廁、把任何積水的容器清理乾淨、保持乾燥通風、定期保養排水與化糞池設施,都是減少蛾蚋出現的方法。
驚嚇指數:😲
家裡也有活化石 – 衣魚
打開衣櫥或書本常會瞥見,一個細小瘦長的銀白色蟲影快速竄出,牠雖然長得有點像蟑螂,但其實叫做「衣魚」。
圖片來源:Wikimedia
衣魚,外觀通常呈銀白色、灰色或近黑色,體型約 1~3 公分長。衣魚懼光所以多半藏身在房屋縫隙或家具間,只要一被驚動,就會快速遁逃。( 是一種快銀的概念嗎?誤 XD )
衣魚以植物性碎屑為食,像是紙張、壁紙都是牠的最愛,有時家中衣物也會遭到牠啃食。
圖片來源:Wikipedia
由於衣魚並不會叮咬人或傳染病原菌,所以防治根本要務是降低室內的濕度。雖然會造成一定的破壞,但不能小覷的是,原來衣魚早在三億多年前便已存在,可能比恐龍還要早出現,是名副其實的「活化石」喔!
驚嚇指數:😲😲
愛呷煙的蟲 – 菸甲蟲
小編有次興沖沖想來泡杯下午茶,沒想到茶包上被蛀出一個個洞,原來兇手就是牠 – 菸甲蟲。
圖片來源:Wikimedia
這種紅褐色的小型甲蟲,最常出現在有食物的地方,豆類、茶葉、中藥材、植物種子牠都啃食,如果一碰到牠,就會縮成一團立刻裝死。
圖片來源:Karapaia
菸甲蟲顧名思義,就是牠有辦法吃菸草,你瞧香菸上的洞就是牠的傑作
圖片來源:Researchgate.net
菸甲蟲的防治和前面的方式大同小異,定時整理環境與除溼通風,另外食物開封後盡早食用或放入冰箱,才不會讓菸甲蟲有機可乘喔!
驚嚇指數:😲